小伙伴儿们,求职过程中需要警惕的“陷阱”

发布时间: 2020-09-16      发布机构:人社局           字体:[  ]

体裁分类:部门动态     主题分类:劳动、人事、监察      文号:     索引号:rsj/1600241470793

【风险提示】

 小伙伴儿们,求职过程中需要警惕的“陷阱”

 

  1、借招聘骗取个人信息

  贩卖个人信息的招聘公司会在网络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从而在求职者投递的简历中获得个人信息。大家看到招聘信息时,一定要查询该公司相关信息,判断公司的真实性。同时,简历上的部分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家庭住址、通讯地址等,不用写得过于具体,重点放在工作经历上。

  2、招聘收取各类费用

  虚假招工者以体检费、培训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向应聘者收取钱款,待钱财积累到一定数量便人去楼空。大家遇到此类情况,应保持警惕,查证企业的资质和真实性。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如果企业要求员工在上岗前提交保证金,或者培训费用,员工应该予以坚决拒绝。

  3、扣留个人重要证件

  一些企业以单位需要审核等理由要求应聘者提交重要证件原件,并声称暂时由单位保管。不管是身份证,还是学位证、毕业证,单位都是没有任何权利扣留的。不管以什么样的理由,证件原件都不要给任何企业保管。证件只是作为招聘企业核实求职者身份和成绩的标准,正规企业是没有必要保留求职者原件的。

  4、“黑中介”和高薪兼职

  “黑中介”“假猎头”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职位,但须缴纳服务费。结果是没能帮忙找到好工作,收取的费用也不予退回,打了水漂。还有某些诈骗人员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赚钱、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金融诈骗。诈骗人员发布“兼职刷单,立马返现;足不出户,月薪过万”的信息,炮制出“兼职刷单”陷阱。

  5、受骗进入传销组织

传销公司一般先安排以销售人员的名义上岗工作,然后公司让求职者缴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求职者去哄骗他人。求职者要了解国家有关禁止传销的法规规定,掌握识别传销的基本知识;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树立勤劳致富、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避开“求职陷阱”,防止被骗上当。一是尽量选择与正规的专业网站进行合作。求职者无论是应聘还是发布求职信息,都应当将运作时间长、经营规模大、信誉度好的正规专业网站作为首选目标;二是要仔细甄别网上招聘信息,特别是一些来历不明、情况复杂的信息,不要盲目轻信;三是实地应聘过程中要善于分析、随机应变,比如,对于一些自称招聘者的人员,可以要求其出示身份证明,正常招聘一般不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一旦出现异常或者发现是骗局,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求职招聘请关注宁晋县人民政府网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http://www.ningjin.gov.cn/rlzy/

 

宁晋县人社局

2020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