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年攻坚 行动方案(2021——2023)

发布时间: 2021-12-29      发布机构:乡村振兴局           字体:[  ]

体裁分类:扶贫资金政策专栏     主题分类:民政、扶贫、救灾      文号:宁字〔2021〕15 号     索引号:fpb/1640757924017

宁晋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年攻坚

行动方案2021——2023)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决定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三年攻坚行动,为确保攻坚行动取得重大成效。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着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让农业成为有奔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开创宁晋高质量赶超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发展目标

以打造全市乡村振兴“领头雁”为目标,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通过三年努力,实施七大攻坚行动,2023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各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打造乡村振兴“宁晋样板”,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初步实现。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形成,发展品质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全域改善;乡村韵味十足,村庄特色鲜明;城乡民生均衡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三、主要内容

(一)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实施产业提升攻坚行动。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坚持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1.提升农产品保障能力。坚决守住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粮食产量18.5亿斤左右,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在县城周边布局建设叶菜储备基地,逐年增加高效蔬菜面积。全面恢复生猪生产,优化养殖业发展布局,提升养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2023年,生猪存栏达到30万头以上,蛋鸡达到100万只,太行鸡推广量达到50万只。稳定禽类生产,适度发展牛羊养殖。深入推进奶业振兴行动,2023年,全县奶牛存栏达到6万头以上。推进渔业绿色发展。(牵头领导:郭志红;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2.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食用菌、梨果、奶牛、中药材4个特色产业,扩大生产基地规模完善产业链条,注重品种升级和品质提升,逐步提高现代化水平。按照平菇、羊肚菌为主,杏鲍菇、鸡腿菇等品种为辅的发展格局,重点推广珍稀菌种羊肚菌。2023年,羊肚菌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构建“菌种-菌物- 菌料-食用菌生产- 食用菌加工- 食用菌废料处理”的食用菌产业链做好以梨为主的水果产业的提质升级,发展秋月梨、华山梨、大樱桃等新品种。与湖北果茶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分阶段完成我县梨园双臂顺行实验基地建设畜牧业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构建“饲草饲料-种畜繁育- 规模养殖- 肉乳加工-废弃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中药材产业重点推动我县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化、道地化。2023年,梨果产量达到19万吨以上。“两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5个。智能奶牛场建设达到30家,全县奶牛场智能化水平达到88%。(牵头领导:郭志红;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3.加快农业园区发展步伐。依托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九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产业优势,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按照大园区建设思路,以现有的优质小麦、食用菌、梨果产业、畜牧养殖等4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布局建设一批产加销一体化园区,不断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水平。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落实财政、税收、土地、信贷、保险等支持政策,扩大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涉农项目规模。2023年,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6家、12家、70家。继续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以婴泊种业、金诚种业等种子繁育企业为核心,发展制种、繁种。(牵头领导:郭志红;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婴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九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4.培育特色农业品牌。提升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宁晋羊肚菌”和共享品牌“廮有晋有”的品牌影响力,集中力量培育“玉星”中国驰名商标。培育壮大思农伟业、凤归巢、华燕等粮食产业品牌,扩大其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瞄准食用菌、优质梨、休闲食品等产导产业,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宁晋鸭梨、食用菌、有机杂粮等大宗农产品品牌,打造地方特产、传统美食宁晋金招牌。实施农产品孵化工程,引导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商标注册,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023年,省级区域公用品牌达到2家。(牵头领导:郭志红;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科技和工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农业科技园区;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5.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整合项目、人才、基地等科技资源,汇聚全县之力,争创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推进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积极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的高效农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示范县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加快培育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宁晋旅游品牌。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贮藏设施、物流冷链、产地加工等系统,积极推行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直采直销方式。发展数字经济“互联网+”,放大数字经济。大力发展集特色种养殖、产品加工、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庄集群,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益。2023年,特色精品农业休闲观光线路达到10条以上。联合贾家口镇黄儿营西村、小刘村打造旅游综合体,纪昌庄乡升级讲理银杏小镇的品质,打造高品质的田园综合体。(牵头领导:郭志红;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旅游局、县乡村振兴局、贾家口镇、纪昌庄乡;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6.实施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行动。加强农业招商选资和“双进双产”,实施农产品工业增计划,支持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扩大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加工能力和带动能力,支持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立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完善电商服务体系。2023年,电商村数量达到30个,电商年销售额增长10%。农村电商上下行快递单量到达2万以上,大型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达到2个。(牵头领导:郭志红;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商务局县邮政快递业安全发展中心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7.推进“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推进我县数字农业应用基地项目建设探索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开展智慧养殖示范场建设,加快推进智能奶牛场;加强益农信息平台建设,提升村级服务站点网络设施水平。提升农业科技化、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为现代农业赋能。推动智慧农业工程,着力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加快智慧农业装备应用和农机智能化改造。2023年,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不断提高种植业、畜牧业的数字化率。(牵头领导:郭志红;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二)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实施“补短板”攻坚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聚焦农村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指数。

 8.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按照“城乡规划一张图、基础设施一张网、产业布局一盘棋”的要求,科学编制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21—2023年分批次完成重点乡镇村的项目规划。学合理做好村庄分类布局,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加强规划管理,严肃查处违规乱建行为。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持续新改建农村公路对农村公路实行窄路加宽农村公路统一进行养护。加大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力度,开展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创建。完成年度电网改造任务推进农村水源江水置换项目。实施农村千兆光网、5G网络、移动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对全县364个村定期开展全面排查,对末端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脱贫人口饮水安全。全面完成“煤改气”。2023年,建制村主要街道硬化率到100%,入户道路硬化基本完成农村公路改建任务每年20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达50%。农村水源置换项目完成100%。(牵头领导:郭志红;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交运局、县水务局、县水业集团、县卫健局、县科技和工信局、县供电公司;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9.大力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坚决打好乡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人居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探索推进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营。加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力度,强化河长制,持续改善河流面貌。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大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人口密集、污水排放量较大的村庄逐步采用集中式处理。结合村庄清洁行动、村庄绿化等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消除院内院外、大街小巷卫生死角,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造精品美丽庭院、生态美丽“小三园”。农村户厕应改尽改,能改尽改。巩固“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加强农村厕所、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行管理,进行一体化运行维护。建设农村公厕。2023年,累计建成73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占全县村庄比例达到20%。50个村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治理,推动80%以上的农村家庭创建成为美丽庭院。30%以下空心村得到有效治理。牵头领导:郭志红;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生态环境分局、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妇联;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三)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实施繁荣农村文化攻坚行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掘和用好县域内传统文化资源,加强特色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10. 抓乡风文明建设。抓好乡风文明主阵地,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加快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文体站基础设施设备。鼓励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办好丰收节、苏家庄文英雅集、东枣村文化节、汤家寨背阁、双井文化节等为代表的乡村品牌活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护和传承,积极策划民间传统文化展演活动,建成一批村史馆。大力弘扬与传承乡贤文化,创新发展好乡贤文化。2023年,分步实施“文化+”战略。培育“百姓大舞台”、地方民俗节目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牵头领导:苏运亮;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游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融媒体中心;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四)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实施乡村治理攻坚行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1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序开展乡镇、村集中换届,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党组织书记与换届同步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健全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综合服务站“五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实施农村党员“双带行动”,鼓励和支持党员带头增收致富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深入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深化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处力度。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23年,持续推动基层组织强化提升,全县星级村党组织持续增长,全县村“两委”干部大专以上学历达到600人。(牵头领导:孙晓磊;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12.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依托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创新建立“1+3+4+N”(一个中心+三级平台+四级网格+多种调解组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持续推进个人品牌调解室规范化建设,对已经建设的调解室,在场地建设、规章制度、工作开展、档案管理等方面予以规范化业务指导,组建个人品牌调解室。成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实现四级网格全覆盖的划分体系。坚持村居法律顾问与化解民间矛盾纠纷相结合,重点对民间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化解;开展“三无三百”平安村居创建活动,建立“三无三百”平安创建活动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台账,确保实现无刑事案件、无进京赴省上访、无安全生产事故;扎实建设平安乡村,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常态化推进农村扫黑除恶斗争,进一步细化推进“多网合一”网格化服务管理。“雪亮工程”建设乡村全覆盖,全面提升平安乡村智能化水平。(牵头领导:王立乾;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五)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攻坚行动。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立足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

13.大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农业农村补助项目等向农民创业创新倾斜。深入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层次,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各类合作社、种养基地和电商平台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体,带动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闲置农房等资源资产入股发展合作经济,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通过全面摸清集体经济底数,大力拓宽发展途径,深化股份合作机制,增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以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整合利用为纽带,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2023年,全县集体经济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保持在100个以上,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稳步增长。(牵头县领导:石克栋;牵头单位:县委农办 ;责任单位:县委农办、县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人社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14.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按照中央省市五年过渡期内保持扶贫总体政策稳定要求,我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内容,兜底救助类、教育、医疗、住房、饮水、金融服务、产业就业、结对帮扶等政策持续实施,并保持总体稳定。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全面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实行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政策。深化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一体化改革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加强乡镇“国医堂”和中医药特色示范村卫生室建设。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不低于99%。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完成北河庄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等一批乡村学校重点项目,持续改善乡村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到100%,每年乡村医生考取执业助理医师力争达到50人以上。(牵头县领导:石克栋;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教育局、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六)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实施乡村新动能攻坚行动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5.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进一步探索完善我县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切实保障农户放心流转土地,经营主体放心经营土地。激活农村资源资产,完成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扩大交易范围,规范交易行为。加快农村“三变”改革,实施“试点推进”行动,进一步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明确集体资产权属、激发集体资产活力。探索财政支农资支持扶贫事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经营,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经验。2023年,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有重大突破,社会资本有序进行农村产权市场(牵头领导:郭志红;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16.培育农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合作社、家庭农场运行,做好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加快制定出台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扶持政策。壮大全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扩广村级组织+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四位一体”生产经营模式的托管范围,完善利益联结机制。2023年,培育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家,培育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2家,培育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个。全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到70个,服务面积110万亩次以上,全县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到650万亩次以上。(牵头领导:郭志红;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科协;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七)以资金人才为支撑,实施要素倾斜攻坚行动。坚持加大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开发并重,构建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畅通信息、技术、管理下乡通道。

17.加大财政土地支持力度。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重点保障领域,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强化乡村振兴建设用地保障,县级安排至少10%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在保障现有各项投入连续性的基础上,整合涉农资金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积极争取中央、省项目资金支持,争取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千方百计提供资金保障,确保政府投入力度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相适应。优化金融支农产品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存贷比和涉农贷款比例。2023年,财政“三农”投入同比增长6.5%以上,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43%。(牵头领导:路阔;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乡村振兴局、县金融办、人行、农行、农商行、农发行;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18.搭建人才孵化平台。落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创业。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出台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政策,着力解决返乡下乡创业过程中融资、用地、服务等问题。以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盛吉顺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创新驿站为平台,做好农民的创新创业孵化。职称评审向乡村基层单位倾斜,吸引卫生、教育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到乡村服务、就业。加强党支部书记、农村党员和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实施农村党员“双带行动”,鼓励和支持党员带头增收致富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2023年,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每年培训3000人,建立更加完善的培训和孵化体系(牵头领导:郭志红;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19.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持续做好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工作,结合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的意见,按照选派原则,经统筹协调、严格审核把关,从县直单位选派能力相对较强的驻村干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持。(牵头领导:孙晓磊;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成立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主管县长任第一副组长,设立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三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乡村振兴局,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二)明确工作责任。各部门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结合方案中的重点任务,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找准本职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各司其职、强力推进、重点实施。

(三)严格督查考核。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要完善督查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考核指挥棒作用,建立月通报、季考评工作机制,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督查通报,层层传导压力、倒逼工作落实。县委、县政府两办督查室要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并下发督查通报,促进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