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型经济”打造宁晋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14-05-20 09:32:25归档人:admin
(申建宁 闫威选)我县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多种渠道认真征集意见建议,对全县发展思路再完善、再提升,形成了“五型经济”(宁商经济、园区经济、项目经济、县城经济、生态经济)支撑县域发展的思路,倾力打造宁晋发展新引擎。
宁商经济。我县在外经商人员多达20万人。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成立了宁晋总商会和石家庄、邢台分会,已经签约的79个项目,一半以上由宁商引进或投资建设。中国银行、华夏银行等四家银行与宁商石家庄分会签约,授信40亿元。石家庄分会还建立了宁商发展基金,实现资金互助。
园区经济。对现有园区进行整合,构建“2+3+18”园区新格局。“2”,即两个省级园区。盐化工园区,按照国家级循环示范园区,理顺省市级园区管理体制,成立盐化工新区;西城区,利用好“光电产业园区”优势,带动苏家庄等电线电缆园区,积极申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即贾家口等三个市级园区;“18”,即小河庄农业生态观光园、纪昌庄乡思农伟业有机面粉生产示范园等18个农业示范园。
项目经济。坚持“治旧”,提升存量,倒逼现有企业转型升级。规划了“6+2”(光伏、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盐化工六个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县域产业体系,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奖优、促低、淘汰劣。坚持“创新”,优化增量,严格控制新企业门槛。按照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度等扶持新上项目,向科技创新型、节能环保型、现代服务型产业转变。目前,全县已集中签约3批79个项目,总投资370多亿元。3月21日,总投资82.2亿元的22个项目集中开工。
县城经济。谋划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重点镇为支撑、以农村新社区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全域城镇化体系,力争形成“523”结构,即按照70%左右的城镇化率规划,50%人口生活在县城,20%人口生活在重点镇,30%左右人口生活在农村新社区。在县城北部规划了10平方公里的“北部新区”,打造“城市客厅”。坚持先地下后地上,投资3160万元的凤凰路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正在紧张实施中。谋划了十项重点工作和十项重点工程。凤凰路北伸将于5月份全线贯通。
生态经济。一是环境再造。在绿上做文章,打造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森林城市,在县城规划了“双环绿带”工程。二是大气治理。集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综合整治“两个专项行动”,严格取缔“十五小”、“新六小”等非法企业。三是污染管控。严把项目关,坚持零容忍,新上项目环保不过关,坚决不予立项。同时,组建环保警察大队,在乡镇设立环保所,强力监管。
(编辑:张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