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04-26 已归档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归档内容列表>归档内容

“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县”是如何创建的?——来自县粮食局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4-11-14 10:19:15归档人:admin

1112日,国家粮食局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验收组,到我县就“第四批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县”创建工作进行实地审核。在听取县粮食局关于创建“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县”以及《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后,实地察看了县粮食局执法档案和相关资料,给予高度评价,并顺利通过了审核,成为全省3个示范县之一,也是自开展创建”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县“以来,邢台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近年来,县粮食局积极转变职能,完成了由业务管理向监督服务的转变。特别是2012年粮食局新领导班子上任后,把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及粮食行政执法工作作为全局的中心工作来抓,紧紧围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保障全县粮食安全”的主题,倾情打造“情融民生、依法管粮”政务品牌,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居邢台市第一,并在2012629日邢台市粮食流通检查工作现场会上,作了典型发言。20141月,被省粮食局确定为“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后。他们再增措施,再加力度,调高目标,将创建“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县”作为检验工作实效,推动监督检查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抓手,并根据《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测评表》的内容逐项对照,查漏补缺,整理完善各项工作资料,顺利通过了邢台市粮食局初审、河北省粮食局复审,为迎接国家粮食局审核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抽调精兵强将,配齐执法人员,为搞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提供坚强保障


我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总人口73万,面积1046平方公里,耕地98.7万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总产13亿斤以上,是河北省产粮大县、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县拥有粮食经营企业45家,其中,企业42家,个体工商户3家。共有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企业8家,仓容总量4.8亿斤,各级储备粮油14237.5万斤,其中,国储玉米1050万斤,省储小麦4400万斤,县储小麦8000万斤,县级成品面粉储备750万斤,县级成品油储备37.5万斤。年粮食经营量均在13亿斤以上,销售收入6亿元以上。

为确保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及粮食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县粮食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监督检查及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把监督检查及行政执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经县编办批准,2010年成立了监督检查股,2011年成立执法大队。局抽调精兵强将,配齐了监督检查及行政执法人员,组建了稳定的执法队伍,执法人员经培训考核,全部取得了行政执法证。

与此同时,为保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顺利进行,县粮食局在办公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配备了行政执法工作用车2辆,购买了电脑、笔记本、打印机、DV机、录音笔等工具,并投资2.5万多元,为执法人员配备了执法服装,使我县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及粮食执法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加强队伍建设,对标先进单位,完善各项制度,使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队伍建设是提高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的关键。为此,县粮食局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积极参加上级法制办和上级粮食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行政执法知识及涉粮的专业条例、规章等,并参加了邢台市粮食局组织到唐山市丰南区、石家庄市粮食局、石家庄市元氏县的监督检查交流学习活动。二是制定了专门的学习培训制度。每季集中一天有主管副局长或科室负责人对监督检查及执法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结合《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对当季所办案件进行讲评,具体指导监督检查及执法人员如何开展工作和办案。三是对标先进单位。由局长带领工作人员先后到山东梁山县、河南滑县,石家庄市元氏县、平山县等地参观学习。四是建立健全制度。为使监督检查及执法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近年来,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举报投诉管理制度、执法公示制、责任追究制和案卷管理等20多项日常工作制度,并做到了制度上墙,实现了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促进工作。五是绘制工作流程图。制定了监督检查及执法人员岗位职责,落实了分工负责制、包案责任制、激励约束机制等行之有效的行为职责和规范,有力地推动了粮食监督检查及执法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及跨越式发展。六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行政处罚案件及时开具罚没票交到县财政收费专户。七是实行执法工作联动及信息共享机制。先后与隆尧县粮食局、柏乡县粮食局建立了联动机制,与县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建立了工作联动及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加强对粮食流通市场的管理。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执法环境,严格监督检查,切实维护粮食市场良好的经营秩序


搞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必须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报纸、集市庙会、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宣传粮食部门的职能。建立粮食局公开网络,宣传粮食收购许可、政策性粮食购销、粮油库存检查、粮食统计制度、最低最高库存,以及粮食质量与原粮卫生、粮食行政执法权力等内容,公开举报受理电话和监督电话。另外,积极参加县纪委组织的公开承诺、网上质询和县政府组织的政务公开等活动,在全县营造了良好的执法环境。二是培训粮食经营户。先后举办3期培训班,讲解粮食法律法规。三是聘请监督员。聘请9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重点乡镇人大主席、政协组长及无党派人士为监督员,监督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四是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及时认真开展粮食库存检查、储备轮换检查、政策性粮食出库检查、夏秋粮收购专项检查、收购资格核查、流通统计制度等专项检查,主动开展粮食购销市场情况调查、储粮安全检查及粮食质量检查等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做到了有文件、有方案、有措施、有结果、有档案。五是创新档案管理。建立了粮食经营者电子档案、行政执法案卷电子档案,对粮食经营户实行微机化管理,把县域内主要粮食经营户的信息输入电脑,加强管理,把执法案卷内容也全部输入电脑,便于保存及查阅。六是开通粮食短信平台。通过手机移动网络开通信息短信平台,不定期给粮食经营户发布粮食政策、粮油价格、工作动态等信息服务。七是认真查办涉粮案件。为维护粮食市场秩序,推进依法经营,广开渠道,积极受理群众举报。对发现的问题早立案、快查处,依照程序严格执法,决不手软。2011年以来,共检查粮食经营户200多人次,下达整改责任通知书35例,行政处罚案件20件,罚款21000元,没有被申请行政复议案件及行政败诉案件,办案数量及罚款数额在邢台市各县市()名列前茅。通过辛勤努力,严格执法,公正办案,增强了全县广大粮食经营户的守法意识,违法违规现象明显减少。全县粮食市场购销两旺,秩序良好,保证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国家粮食政策的贯彻落实。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县粮食局决心以顺利通过“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县”终审为契机,再接再厉,再攀高峰,力争使我县粮食监督检查及执法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编辑:张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