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局关于玉米市场价格和农民秋粮收益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4-09-19 15:43:07归档人:admin
根据河北省物价局《关于开展秋粮生产和市场预期调查的通知》文件要求,宁晋县物价局对部分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私有粮食购销企业以及6个农产品调查户的玉米收购价格和秋粮收益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玉米生产情况
预计今年宁晋县全县玉米种植面积79.7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平均亩产约为530公斤,总产量43.9万吨。预计总产量较去年有所降低,亩产平均减少20公斤左右,总产量约减少1.6万吨。全县总体病虫害影响不大,但因今年夏季降水量较小,农户灌溉次数较往年略多,平均每亩浇地费用较往年多支出30-40元左右。
二、玉米收储及农户主要支出情况
2014年宁晋县玉米收储情况
企业名称 | 今年开秤 (50公斤) | 去年开秤(50公斤) | 预计今年收储量(吨) | 去年收储量(吨) | 预计开秤后价格走势 | 预计今年全国玉米产量 |
粮油贸易总公司 | 115元 | 112元 | 15000 | 7000 | 小幅上涨 | 小幅减产 |
粮食储备有限公司 | 115元 | 107元 | 7500 | 10000 | 小幅上涨 | 小幅减产 |
江丰粮油购销有限公司 | 尚未开秤 | 109元 | 20000 | 20000 | 小幅上涨 | 小幅减产 |
农户秋粮生产投入产出情况对比表
(单位:元/年/亩)
村名 户名 | 种子支出 | 化肥支出 | 农药支出 | 农耕费支出 | |||||
2014 | 2013 | 2014 | 2013 | 2014 | 2013 | 2014 | 2013 | ||
魏家庄村闫振奎 | 35 | 30 | 90.72 | 105 | 21.5 | 23 | 20 | 20 | |
魏家庄村李建锁 | 32 | 28 | 82 | 87 | 21.6 | 21 | 15 | 15 | |
纪昌庄村刘彦民 | 42 | 45 | 85 | 86.4 | 25 | 28 | 15 | 20 | |
赵平邱村李西田 | 40 | 36 | 84.37 | 129 | 18.5 | 20 | 15 | 20 | |
赵平邱村曹伍庆 | 45 | 40 | 86 | 120 | 22 | 20 | 20 | 20 | |
西马庄村曹军羊 | 40 | 40 | 78.4 | 130 | 18 | 22 | 15 | 20 | |
村名 户名 | 机收费支出 | 灌溉支出 | 亩均收益 | 保本售价 元/50公斤 | 期望售价 元/50公斤 | ||||
2014 | 2013 | 2014 | 2013 | 2014 | 2013 | 2014 | 2014 | ||
魏家庄村闫振奎 | 90 | 30 | 55 | 20 | 699.8 | 644.8 | 117 | 130 | |
魏家庄村李建锁 | 110 | 100 | 53.6 | 24 | 644.2 | 681.3 | 118 | 135 | |
纪昌庄村刘彦民 | 95 | 90 | 52.8 | 17.6 | 672.8 | 651 | 119 | 127 | |
赵平邱村李西田 | 95 | 90 | 38.7 | 20 | 671 | 613 | 115 | 125 | |
赵平邱村曹伍庆 | 90 | 85 | 42 | 20.6 | 696 | 677.1 | 115 | 124 | |
西马庄村曹军羊 | 100 | 95 | 100.5 | 39.53 | 581.9 | 531.5 | 132 | 132 | |
今年玉米开秤价格为每50公斤115元,较去年上升3—8元。目前市场陈玉米平均价格为每50公斤134元,较去年同期的112元上升19.64%。种植成本中,化肥价格较去年有明显下降,其余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种子、农耕、机收等费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由于今年天气干旱,灌溉费用较去年有所增加。平均亩收益较去年上升4.4%。
三、今年秋粮生产的新特性
1、农户对今年玉米售价期望值较高。国家连续多年出台并调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的惜售心理增加,心理预期价位较高。
2、激烈的竞争行为对粮食价格高位运行形成支撑。部分轮换企业在收储过程中激烈竞争,不惜加价收购,其他企业为保障收储量,收购价格被迫“水涨船高”,部分农户看涨和惜售心理进一步增加,推动粮食市场价格不断呈现上涨趋势。
3、种粮大户种植成本较低。从连续多年调查工作中得知,一般种粮户费用投入大于种粮大户。由于国家实行了农机具购买补贴,种粮大户大多拥有自购的农机具,且均是连片种植,农机具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自留种子数量较大,同时,种粮大户在防治病虫害、科学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厚,研究比较深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也较少,种植成本相对要低。一般种植户农机重复购置,效率较低,农机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4、农户种植积极性有所降低。调查发现,粮食种植和收获在机械化普及后,在家务农的农户以年龄较大的老人居多,边带幼儿边种田,年青人已将外出务工列为增加年收入的重要渠道,种田已不作为主要经济来源。部分农户将粮食直接在田间地头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出售,不再将时间和成本耗费在运输晾晒之上;或者将农田承包出去,每年收入固定的协议租赁费。
5、农户存粮方式发生变化。农户除留有少量口粮之外,大部分选择了直接出售换取现金,存粮量较少。部分农户将粮食存在粮食加工企业,以换取日常食用的淀粉、馒头等商品。
6、年青人种植管理技术“断档”。在多年的种植管理中,年长的农户积累了符合自己土地的技术和经验,对提高产量和防止病虫害起到明显作用,但目前年青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对精耕细作、收入较低的种田不愿多投入精力,多数已不懂种植技术。
7、企业收购方式有所转变。当前,在粮食价格较高的情况下,为保证收储量,抢占粮源,粮食收储企业不得不委托固定的粮食经纪人、小贩、种粮大户进行收购,粮食流通环节有所增加,收储成本上升,利润受到压缩。
四、几点建议
1、建议进一步发展规模农业、“农庄”模式。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乡镇,适当引导农民把土地向一些种粮大户、种粮能手流转,增加粮食产量和收益,把部分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中解放出来,从事第三产业或劳务输出,增加农民额外收入。
2、建议进一步规范粮食储备企业的收购行为,保持市场正常收购秩序,减少因竞相抬价对小麦市场价格带来的冲击,保障物价基础构成的平稳运行。
3、建议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进一步强化服务,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广大农户提供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加强科技培训和示范指导,为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4、建议加大玉米深层次加工等龙头企业扶持和指导力度,提高玉米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条,比如医药、糠醛、清洁燃料机制炭、玉米食用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