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1-09-07 已归档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归档内容列表>归档内容

宁晋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10-14 16:10:28归档人:admin

今年上半年,宁晋县民营经济完成营业收入336.9亿元,实现利润26.9亿元,上缴税金7.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32%、11.88%、11.62%。

近年来,宁晋坚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招商引资、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企业家培养、环境建设上精准发力,有效推动了全县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光伏新能源、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6大工业企业集群。

招商引资是主导线

——统筹各方资源,凝聚招商合力,精选项目、深化落实,扬起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风帆”

更新发展理念,在“选”字上下功夫。宁晋摒弃“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老思想,更追求项目的质量效益,更注重项目的带动能力,更看好项目的支撑作用。一方面,规范招商程序,提高招商门槛,坚持走生态优先、集约发展的招商之路,划定招商项目底线,制定负面清单,突出招大引强,严控涉污企业,抓大放小、选优去劣。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县域产业特色、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央企、国企及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知名民企,紧盯企业投资发展方向和扩能搬迁动向,锁定一批投资体量大、财税贡献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的项目,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国电投热电联产、中盐龙祥制盐工程等一批国字头、央字号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动员多方力量,在“合”字上下功夫。该县充分利用分布在全国的25家宁商分会定期联络、定期拜访,鼓励引导他们回乡发展、投资兴业。今年5月份,县党政主要领导先后带队在苏州、廊坊举办“宁晋�长三角”专题招商推介会暨招商项目签约活动,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达90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5个,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后劲日益增强。

强化要素保障,在“实”字上下功夫。宁晋对重点招商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给足扶持政策,严格兑现承诺,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对重点项目和纳税50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工业企业,全部由县级干部分包联系。同时,为加快重点招商项目落地,从项目选址开始,针对项目占地、用电、用水等关键因素,逐一列出清单,提前介入解决,有效破解了项目落地的瓶颈制约。2019年列入市以上重点项目21个,其中省重点项目6个。通过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的产业链关联项目,极大推动了县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是关键线

——强化政策引导,坚定投资信心,革新技术、增资扩能,启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在大力引进一批新材料、生物制药、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等重大项目的同时,宁晋瞄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更加注重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加快规上企业技术改造。积极培育和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成长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科技创新对企业技术改造支撑作用明显加强。圣和农机引进德国先进制造技术,新上激光切割、智能焊接机器人等设备,工艺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市场占有率40%左右;玉锋集团加大产业开发和技术创新,发展现代微生物药物、基因工程药物、新型制剂等方面关键技术,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特别是电线电缆行业通过整合提升,年利税增43%。

引导重点企业增资扩能。注重以产业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加大扶持力度,落实扶持政策,提升客商投资信心。童泰公司持续加大投入,建设了17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6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及库房,硬件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同时在意大利米兰、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建立了研发中心,设计、生产和检验条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支持优势企业外引内联。发挥优势企业主体作用,以商招商、企业招商,走“联合、联办、联营”发展之路,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晶澳太阳能投资1.3亿美元的1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香港康伟科技有限公司与玉锋集团共同投资3010万美元的硫酸链霉素项目,晶龙集团联合业内知名上下游企业投资50亿元的光伏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升级项目均已签约落地。新技术、新动能对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人才引领是支撑线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招才留才、爱才用才,补足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燃料”

宁晋县始终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县之计、竞争之本、转型之要,不断加大招才、用才的力度,构建了人才新高地。

以引才聚才为先导。牢固树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晶龙集团的国家级半导体专家任丙彦、精晶药业的化学工程专家李斌水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和专家人才集聚县内,特别是今年6月15日举办了“百千助企�智汇宁晋”2019高端人才推进高质量发展活动,集聚各地34名国家特聘专家为宁晋的产业把脉会诊,着力提升产业档次,极大推动了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以育才塑才为支撑。以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学校医院为载体,大力实施人才创新平台、高校毕业生实习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三项建设”,县内主导行业、骨干企业与知名高等院校建立校企、院企共建机制。目前,张伯礼院士传承工作室、李兆申院士工作站和晶龙集团、玉锋集团、超达电缆、科信博机械、河北中仁集团5家领军人才实验室,正在抓紧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补足后劲。

以留才用才为根本。围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该县加大扶持力度,着力创优环境,出台了《宁晋县招商安商扶持政策12条》,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重点扶持在宁晋投资的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高端研发等重点项目,培育了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扶持了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打造了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实现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企业家培养是保障线

——重视头羊效应,开展头雁工程,代际传递、青老相续,配优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舵手”

培育企业带头人。宁晋县始终高度重视企业家培养工作,加强对全县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训提升,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靳保芳始终坚持“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干事”,带领晶龙集团走进中国五百强;苏瑞广84岁高龄仍主持宁纺集团工作,宁纺集团被称为“40多年的常青树”,主导产品染色灯芯绒出口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灯芯绒生产出口基地、国家灯芯绒产品开发基地;宁小五主持投资数百万元建设企业服务中心,给企业提供最优质的“保姆式”服务,培育了明达线缆等中国驰名商标;超达电线电缆公司总裁鲁学志以“敢为天下先,勇为天下强”的精神,带领全村群众干事创业,小河庄村被命名为中国电线电缆第一庄。

实施“新巨人成长”战略。坚持把青年企业家作为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培训上的品牌优势,分领域、分行业、分层次对青年企业家进行培训提升。今年4月14日—18日,针对企业领导层代际交替实际,在先进技术、智能制造、精益管理、营销创新等方面举办专题培训研讨,助力企业家更新知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搭建企业家合作交流平台。成立宁晋县总商会,先后在京、津、苏、沪等地设立了25家宁商分会,举办了宁晋县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组织企业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西安国际食品博览会、国家中小企业博览会、冀深服装产业对接交流会,为企业搭建了更为广阔、更加开放的交流合作平台。同时,积极开展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对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态势好的企业和企业家进行表彰,为青年企业家提供更多的社会认可和成长空间。

环境建设是生命线

——营造天蓝水绿硬环境,打造风清气正软环境,防范风险、扫黑除恶,铸就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航线”

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在全县大力弘扬“实干兴县、担当为民”主旋律,创新实施干部正向激励和容错免责,选用能干事的人、重用干成事的人,做到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打造务实高效的营商环境。该县以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为契机,推行“清单+代办”和领导包联责任制,落实“最多跑一次”理念,争当企业的服务员和勤务兵,广大干部深入一线,瞄准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谋划策略、破解难题,以“永不打烊”的精神搞好服务。深化政银企合作,积极搭建金融聚集平台,帮助企业畅通融资渠道,服务企业降成本、促增效。

打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强化风险意识,防范和化解好政治、经济、社会、安全、意识形态、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风险,既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更注重防范“灰犀牛”事件,坚决杜绝“蝴蝶效应”出现。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力打造一个稳定的、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打造天蓝水清的生态环境。宁晋县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加强施工扬尘、机动车、工业企业、臭氧等管控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全县发动,全民参与,部门联动,综合施治,不畏难、不避事,苦干实干,创造了一个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