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 (2019年修改版)批后公示
发布时间:2019-07-30 18:39:29归档人:admin
前 言
为落实邢台市委、市政府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宁晋县和大曹庄管理区实施一体化管理,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安排城乡空间资源,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加快实施县城北部新区发展战略,着力建设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特此对《宁晋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年)》进行调整修改。
本次规划修改工作始于2017年10月,编制过程中多次向宁晋县委、县政府汇报,征求县直各部门及各乡镇意见,规划纲要通过邢台市组织的专家评审后,进行了为期30天的公示,经县政府常务会及县人大常委会审查通过,报请邢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查,规划积极听取和吸纳了各方意见和建议,形成较为完善的成果,于2019年7月14日得到邢台市人民政府批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现将本次规划主要修改内容公示。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积极承接京津地区的要素转移,瞄准雄安新区创新动能,配套建设中试基地和产业孵化平台,促进宁晋本地产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迈进,进一步强化特色专业市场以及特色产业职能,主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严守生态底线,保障生态安全,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大幅度提高生态规模与质量,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提高城乡生态品质。
(三)实施城乡统筹发展
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互通,逐步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提升小城镇发展内涵,形成县域新型小城镇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绿色生态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坚持自主创新发展,以自主创新和环保经济为基本动力,实现产业渐进式转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县域空间布局
(一)产业空间布局
构建“双极、三廊、三片、多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双极”:县城产业发展集核和东部产业发展集核。
县城产业发展集核指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产业集核,包括西城工业区和宁东工业区。东部产业发展集核包括包括贾家口工业园区和盐化工产业园区。
“三廊”:沿国道G339(原省道S393-郑昔线)的大健康产业联动发展轴,沿国道G515(原省道S247-定魏线)的一二三产联动发展轴和沿规划省道S234的现代制造业联动廊道。
“三片”:宁西都市综合产业发展片区、宁南湿地文化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片区、宁东现代产业重点发展片区。
宁西都市综合产业发展片区包括中心城区、唐邱镇、换马店镇、河渠镇。
宁南湿地文化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片区包括大曹庄管理区、大曹庄乡、徐家河乡、耿庄桥镇、北河庄镇、北鱼乡、东汪镇。
宁东现代产业重点发展片区包括贾家口镇、大陆村镇、苏家庄镇、四芝兰镇、纪昌庄乡、侯口乡。
“多基地”:东汪、大陆村、苏家庄等市级工业园以及各乡镇产业园形成的产业支点。
(二)城乡空间布局
1. 城乡等级结构
构建“1个中心城区、3个中心镇(区)、13个一般(乡)镇的城乡层级结构。
城乡等级体系结构一览表
等级 | 名称 | 数量 | 备注 |
中心城区 | 中心城区 | 1 | 即县城 |
中心镇(区) | 大曹庄管理区、贾家口、大陆村 | 3 | |
一般(乡)镇 | 换马店镇、北河庄镇、苏家庄镇、耿庄桥镇、四芝兰镇、唐邱镇、东汪镇、河渠镇、侯口乡、纪昌庄乡、北鱼乡、大曹庄乡、徐家河乡 | 13 |
2. 城乡主要职能
本着职能各异、分工合理、组织有序的基本原则,各城镇职能确定如下:
县域各乡镇(区)职能一览表
城镇名称 | 城 镇 职 能 |
大曹庄管理区 | 宁晋县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共同打造邢台市新的增长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承接平台;重点发展高端农产品加工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现代生物科技农业。 |
大陆村镇 | 北方农机装备中心,以智能装备制造以及温泉休闲度假、商贸物流等产业为主导。 |
贾家口镇 | 以电线电缆、服装加工及商贸、研发、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为主导。 |
东汪镇 | 以电线电缆、服装纺织、奶牛养殖业为主导。 |
换马店镇 | 河北省高产、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以县城职能配套产业及民俗文化旅游为主导。 |
河渠镇 | 以食品加工、设施农业及文化艺术产业为主导。 |
北河庄镇 | 以特色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及休闲旅游业为主导。 |
耿庄桥镇 | 以商贸物流、湿地文化休闲旅游业为主导。 |
四芝兰镇 | 以特色农业、机械加工及休闲旅游业为主导。 |
苏家庄镇 | 以军民融合产业、商贸服务、特色农业生产及加工业为主导。 |
唐邱镇 | 以环保家具制造、服装加工产业为主导。 |
北鱼乡 | 以高效农业、商贸服务、乡村旅游业为主导。 |
侯口乡 | 以盐化工配套产业和电缆、服装纺织业为主导。 |
纪昌庄乡 | 以盐化工上游产业、特色种养殖及其加工业为主导。 |
大曹庄乡 | 以商贸服务、新型休闲家具加工业为主导。 |
徐家河乡 | 以生态观光农业、特色种养殖业、农贸交易为主导。 |
(三)综合交通规划
融入区域大交通,加强与太行高速东引线、京港澳高速和石济客运专线的直接快速交通联系,与青银高速构成县域交通主动脉,更好的融入“一带一路”综合交通廊道。通过积极协调推进保定—冀豫界高速公路、石邯城际铁路建设,构建县域南北向交通主通道,加强与北京、雄安新区及中原经济区核心圈层的快速交通联系。
形成“一线两环四横四纵十五放射”的城乡交通骨干网络。“一线”:邯黄铁路支线。“两环”:由北环路、西环路、洨河路、南环路、东环路构成县域内环;由X003、X408(宁司线)、S234、S340、X005构成县域外环。“四横”:X006、X008、X003、S339;“四纵”:保定—冀豫界高速公路、SLD6、X001、G230(安新线);“十五放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形成的青银高速公路、G515、X007、X003、S544(赵宁线)、G339(郑昔线)、G308、S247(定魏线)、东环路南延线、X004放射形路网。
三、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一)城市性质与职能
1.城市性质:冀中南区域重要功能节点,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邢台副中心城市。
2.城市主要职能:
(1)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
(2)中国北方新型线缆和纺织服装生产中心;
(3)盐化工、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基地;
(4)工笔画创意产业基地;
(5)省会周边商贸物流服务中心、教育文化承接地。
(二)城市规模
规划至2022年、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36.3平方公里以内、58平方公里以内。
(三)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双核两轴五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双核”:北部新城公共服务核心和南部老城公共服务核心;
“双轴”:打造凤凰路和石坊路新老城区活力发展复合轴;打造天宝大街城市产城融合发展轴;
“五区”:北部新城区、中部现代居住区、南部传统城区、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园、东部科技创业园区。
(四)主要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
(1)统筹居住和就业,促进职住均衡。布局混合性居住空间,实现合理公交通勤圈内的职住均衡。新建居住区推广街区制,建设小街区、开敞式、有活力的社区。
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立包括商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棚改安置房、租赁住房等多种类型,一二三级市场联动的住房供应体系。
中心城区适度增加居住用地,增加租赁住房,重点保障共有产权住房与租赁住房的用地供应。
(2)居住区按照居民在合理的步行距离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分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四级,分级配置文教、医疗、体育、商业等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
2. 公共服务设施
(1)科学布局与分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城市—片区—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
规划形成“三心三轴一带多点”的公服设施结构。
三心:北部综合公共服务核心、南部传统文化核心、城市绿核;
三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轴、城市商业轴、北部新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轴;
一带:沿汪洋沟绿廊形成滨河游憩休闲带;
多点:打造社区服务中心等多个公服设施节点。
3. 工业用地
规划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西城区和宁东新区。西城工业区积极拓展新能源和生物制药等高科技研发制造领域,高效利用存量产业用地,提升发展质量,实施更新改造、转型升级,鼓励既有产业园区存量更新,利用腾退空间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吸引和配置高精尖产业项目。东部宁纺组团积极引导新兴产业集聚,形成规模化经营,促进宁晋转型发展。
4.绿色空间体系
(1)构建由城区外围大型郊野生态公园、湿地公园,城区内部大型综合公园及社区公园组成的宜人便民公园体系,实现森林入城、湿地入城,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成网络的高质量绿色空间体系。
(2)构建由公园和绿道相互交织的游憩绿地体系,优化绿地布局,形成“双环多廊多点”的绿地系统结构。外环绿廊沿城市外环路建设,串联城北森林公园、洨河森林公园和城南森林公园三大郊野公园。内环绿廊是以汪洋河滨河绿地为主导,串联兴宁街、平安路、和平街等城市主要绿廊而成的绿色休闲带,有机串联凤翔湖公园、凤璇湖公园、中央公园、体育公园、奔腾公园、凤城公园和综合文化公园六大特色主题公园,构建城市绿色休闲体系。绿廊建设有机融入自行车道系统、步行系统、城市雕塑、历史文化符号等元素,形成“点-线-面”的绿地体系,凸显城市文化内涵。
(3)重点打造体育公园、友谊公园、凤凰公园、奔腾公园、祥宁公园和新区中央公园等县级公园组成的公园系统。加强西华路、希望路、平安路、宁纺路、东华路、和平大街等道路两侧绿带建设,形成多条绿环廊道。
(五)城市道路系统
全力提升规划道路网密度和实施率。道路网系统采用方格网和环路相结合的形式,主干路网骨架为“一环六横八纵”。“一环”—由北环路、西环路、洨河路、南环路、东环路构成中心城区环路。“六横”—由和平大街、友谊大街、晶龙大街、天宝大街、鼓楼大街、宁营大街构成。“八纵”—由西华路、西仓路、新兴路、凤凰路、平安路、新建路、东阳路、宁纺路构成。
(六)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工程
中心城区给水厂位于康宁大街以南、新兴路以西,水源为南水北调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给水干管布置在北环路、康宁大街、和平大街、晶龙街、天宝大街、鼓楼街、兴宁街、西环路、西华路、西仓路、新兴路、凤凰路、月城路、平安路、新建路、建宁路、东英路和东华路等道路下。
2. 排水工程
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各受水体,污水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回用或排入下游水体。规划4座污水处理厂,西城污水处理厂、碧源污水处理厂、北城污水处理厂和东城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规划污水干管主要布置在西华路、西仓路、新兴路、凤凰路、状元路、平安路、东华路、康宁大街、和平大街、友谊大街、兴宁街和洨河路等道路下。再生水厂结合污水处理厂进行建设。
3. 电力、通讯工程
保留现状3座公用110kV变电站并增容扩建,新建7座110kV变电站。110kV电网主要采用链式接线结构。城市中心区新建110kV线路宜采用电缆敷设,现有110kV架空线路要逐步改造入地。
在保留现状通信机楼的基础上新建通信机楼2处,城区内按250~500米间距左右布设移动通信基站。新建通信、数据传输、有线电视、交通信号等信息线路均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
4. 燃气、供热工程
规划依靠现状“高—清”输气管线和拟建的天然气冀枣西延线,发展管道天然气为主导气源,瓶装液化石油气作为补充气源。依托中心城区南环路南侧、北环路北侧现状天然气宁晋南门站和北门站,接收“高—清”线和冀枣西延线的高压天然气,调压计量后供应城区用气需求。
近期,深入挖潜玉峰集团、健民淀粉糖业有限公司和宁纺热电厂供热能力,远期,随着城区的扩展,在城区东北侧建设北部清洁燃煤区域调峰锅炉房。
(七)近期建设规划
近期2022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在36.3平方公里以内,基本完成现状建成区内全部村庄改造。近期以完善城市功能、改良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重点建设城市北部新区;保护开发水体景观,注重与城市绿地建设的相互衔接,打造特色突出的城市开敞空间和宜居环境;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向西城区集聚,加强产业研发、孵化功能的培育,带动西城区整体产业升级;引导科技创新产业向宁纺工业组团集聚,形成区域科技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