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庄乡多措并举强力推进集体经济增收
发布时间:2019-08-12 16:29:52归档人:admin
纪昌庄乡辖15个行政村,是典型的农业乡镇。乡党委多次召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座谈会,明确目标,寻找差距,理清思路,确定方向,力促2019年底村村集体收入稳定达到5万元以上。
规范承包合同。由于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有的村集体房屋、土地承包合同混乱,承包金大大低于市场价格,且承包期限太长,导致村集体资产严重受损。为维护村集体利益,通过村“两委”班子、乡司法所、派出所等多部门联合做工作,摆事实、讲道理,能重新签订合同的重新签订合同,不能重新签合同的通过法律途径依法收回集体资产,通过公开竞标对外租赁,增加集体收入。比如清善头村,原有17间门市房出租价格过低,经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收回集体房屋进行重新招标,在同等价格下原承包户优先使用,通过公开竞标,每年房屋租金由原来的1.5万元增加到6.5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多增加收入5万元。
盘活集体资产。部分村干部思想老化,缺乏创新精神,由于原来对集体资产管理不严格,多年历史原因形成集体沙荒地由村民抢种,集体资产流失严重,既不能为集体创造效益,又造成群众之间的矛盾。为增加村集体收入,这类村将眼光定位到沙荒地开发利用上,在征求群众意见后,通过土地整理、建立承包合同,增加土地承包费的方式,增加集体收入。比如百尺口村、东桥河村、西桥河村,各有河沟沙荒地300余亩,自80年代初,被群众私自开发占用,借全县集体资产核查东风,通过宣讲土地法规政策,乡村干部积极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经多方研究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确定了河沟沙荒地的所有权、承包经营权,村委会与承包户签订了承包合同,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
土地流转服务。部分村土地土质差、地力弱,发展传统种植效益差,群众收入低,不愿承包,村集体资产不能发挥最大效益。对于这类村,村集体通过提供土地流转服务,引进外部资金,将村集体和群众的土地成方连片流转,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比如讲理村,有5000多亩土地为“沙土窝子”,种植传统农业作物几乎没有收成,经村“两委”深入调研,一致认为走土地集中经营才是唯一出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给群众算账、分析集中经营和分户经营的利弊得失,村民一致同意将土地交由集体经营流转。村集体通过与康都药业协商,将5000亩土地统一流转到康都公司种植银杏,康都公司付给群众每亩1000元承包费,付给村集体每亩80元服务费,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