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举措 完善政策 借力生金--商务局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7-05 17:04:50归档人:admin
今年以来,县商务局以“工商联+商会”改革为契机,创新招商举措,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大力实施“宁商回归”工程,积极引导宁商回乡创业,借助商会的力量助力招商引资工作,精心部署、凝聚合力、攻坚克难,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一、“政策招商”与“产业招商”并重。 一是成立了县委书记、政府县长任组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任顾问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专业+产业”招商,依据县领导分工,按照管行业管招商原则,设立金融产业、工业和商贸流通业、城建、农业、文体卫生、康养教育六个专业招商办,由相关副县长任主任,实现了招商工作专业化、精准化。二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和时效性的核心目标要求,根据形式变化和工作实际,对原来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行了修订,从资金扶持、要素配置、引荐奖励等方面,制定了吸引力更大、操作性更强的新十二条《宁晋县招商安商扶持政策12条(试行)》,鼓励引进财政贡献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其中,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重点扶持在宁投资的先进装备制造、健康食品、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先进环保、高端研发、信息物流、未来科技、高等教育等重大民生产业项目。三是围绕我县光伏新能源、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和盐化工六大主导产业,依托经济开发区、盐化工园、电线电缆园、机械制造园等“一区多园”载体平台,以“建链”“强链”“延链”“补链”为主线,建立健全产业链招商“三个一”机制,即一个产业、一个产业链行动计划、一个承载园区。
二、“多元招商”与“精准招商”同举。一是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布局,积极探索多元化招商方式,形成领导带头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点对点”对接招商等“小股出击”与“集中推进”相结合模式。同时,大力实施宁商产业回归、资本回归、人才回归等行动计划,重点依托国内各地的宁晋商会,激励他们回家乡投资兴业,动员他们介绍更多的项目落地宁晋。目前,从宁商队伍中精心挑选,聘请了37名人员担任县政府招商顾问,并建立了定期联系机制,已获取有价值的招商信息40余条。其中,两个项目已成功签约(宁商武立伟投资3亿元的庞浩线缆与包头铝业合资的高导铝杆项目和石家庄宁商姚远良投资8.5亿元的中药饮品制剂项目),总投资11.5亿元。二是立足县域资源禀赋,重点在推进产业转型、促进产业升级改造、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格局等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展产业补链、功能配套、循环利用等方面项目的大力推介和精准招商工作。5月16日,成功举办了“宁晋县�苏州专题招商推介会暨重点招商项目签约仪式”,签署12个投资合作协议,总投资90.56亿元,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5月18日,率团参加了“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市政府举办的“‘科技引领 跨越发展’邢台市电子信息产业招商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2个项目成功签约,分别为:中药种植、购销、提取及中医药新技术研发生产项目和兰德东明商贸物流园区项目,总投资16.5亿元;6月14-16日,圆满举办了“百千助企
智汇宁晋”高端人才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邀请35名专家、教授、博士(其中有30名国家专家)参会,举办了2场专家路演活动、专题专家推介洽谈会,会上签署合作意向书20余个,达成意向50余个。
三、“招大引强”与“提质提量”同步。灵活运用多种有效招商方式,有选择性地引进一批产业带动性强、高产值、市场好、低污染的大项目,奋力提升标杆招大引强,助推招商引资攀升新的高点。同时,在招商理念上,跳出区域、行业窠臼,站在全县层面看发展、想问题,谋划项目,通力协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政策同步,坚守安全和环保两条底线,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推进招商引资向“择商选资”转变,由被动的“剜到篮子都是菜”变为主动“提着篮子去选菜”,把招商工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截至目前,全县签约重点招商亿元项目26个,总投资164.7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305万美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8个,总投资100.94亿元,项目涵盖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全县亿元以上在谈项目69个,项目总投资510亿元。其中,超10亿元重点在谈项目 8个,总投资197.55亿元,项目涵盖电线电缆、城建、大数据、新材料、航空装备制造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