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1-09-07 已归档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归档内容列表>归档内容

宁晋“从制作到创作的转型”工笔画全省巡展综述——蓄势扬帆竞风流 华丽转型谱新篇

发布时间:2016-02-02 10:29:26归档人:admin

展厅里,一幅幅工笔画赫然排列在墙上,流利的线条,细腻的工笔,舒舒展展地纳入纸上,幻化为100幅彩色的情愫。

这里不再是寒冬的气温,而是春风荡漾,鸟语花香;这里不再是单一的历史空间,而是神人交融,时空飞腾;这里不再是单纯的画作展示,而是一场狂欢,一种释放,是对或质朴或摩登生活的勾勒,是对不同人生风景的描绘与着色。

2015年11月3日到2016年2月1日,宁晋—邢台—沧州—黄骅—石家庄,这是一次光辉的旅程。宁晋“从制作到创作的转型”工笔画全省巡展,让人们在畅享艺术的同时,也见证着宁晋工笔画从临摹制作到自主创作的华丽转身。

吸收借鉴 扎实基础

工笔画艺术在宁晋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宁晋工笔画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被誉为“中国工笔画艺术之乡”。

县城的工笔画家不同于学院派的工笔画家,他们没有经过正规教育,没有经过造型能力的培养,不具备深厚的功底和学术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宁晋工笔画家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临摹,从临摹中提升水平,在临摹中打下扎实基础。

临摹是一个画家的必经过程,也是一个画家成功的有效途径,只有学习古人的绘画技巧,吸收、借鉴、融合古人的创作思想,形成自己的风格,才是一个画家走向成熟的标志。宁晋的工笔画家经过踏实有效的临摹,慢慢具备了制作的能力。

政府扶持 强力助推

近年来,随着书画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大众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纯传统临摹的“制作”作品已渐渐失去竞争力,潜心“创作”的优质作品越来越赢得人们的关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顺应形势发展和市场需求,县委、县政府立足长远,积极引导,合理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创品牌、建阵地、育龙头、强保障,把发展工笔画产业提升到了发展主导产业的高度。

2015年以来,我县先后举办了两届工笔画高级创作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画家教授前来授课,为工笔画家提供了专业进修的平台。两届高培班,培训学员80余人,为宁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作型人才,这批工笔画家逐步成为宁晋工笔画的领军方阵,也成为全国县级行政区域内最具实力的工笔画创作群体,创作出大量的自主性作品。

由此,宁晋工笔画成功实现了从制作到创作的转型,从技术到艺术的转变。

科学发展 势头强劲

从“制作到创作的转型”,对于宁晋工笔画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以此为契机,宁晋工笔画在经历自主发展、快速发展阶段之后,于2015年进入了科学发展阶段,工笔画已经成为宁晋县重要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龙头”。

宁晋工笔画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从业群体不断拓展,目前,年产作品十万余件,作品销往北京、天津,从业人员已达4200余人,产值达两亿元,年产作品十万余件,作品销往北京、天津等地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工笔画者、画匠逐渐向工笔画家过渡,并形成了集画室、基地、学校和经销队伍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第八届工笔画大展上,获得特别奖和金奖各一人,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创下河北工笔画参加全国大展的最好成绩。

华丽亮相 好评如潮

为了充分展示宁晋工笔画的力量和水平,向省市汇报宁晋工笔画的新成就,宁晋“从制作到创作的转型”工笔画展览先后在邢台市、沧州市、黄骅市、石家庄市展出,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央美院教授胡勃感慨道:“作为一个县能有这样的规模、队伍,能举办这样高水平的展览,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这次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贴近生活、贴近自然,具有很强的人文特点和地域情怀,包含了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武鸿儒感慨道:“宁晋的工笔画水平超出了一个县域的水平,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作品既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又蕴含真切生动的生活体验,表现出了画家扎根生活、扎根农民的品质,标志着宁晋工笔画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说:“宁晋工笔画通过多年的发展,涌现出许多专业团队和职业画家,这次的作品无论是工笔的技艺还是表现的精神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并成功实现 “从制作到创作”的跨域,令人十分欢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华丽转型之后的宁晋工笔画,一手托举着积累与传承,一手托举着发展与创新。深入挖掘工笔画的文化内涵,培养工笔画人才,提升作品质量,打造享誉全国的独特文化名片,宁晋工笔画正蓄势扬帆、谱写华章。


(编辑 闫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