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党性修养之“基”
发布时间:2017-01-04 14:13:54归档人:admin
坚持党性原则,是做合格共产党员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衡量党员立场和觉悟的准绳,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地指出,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任何时候都需要记住,只有坚守共产党人的党性原则,不断夯实党性修养之“基”,才能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初心本色。
注重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对党员的一贯要求。在革命战争年代,全党同志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在生与死的考验下坚守政治本色,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靠的是坚定而纯洁的党性;在和平建设时期,全党同志上下一心,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靠的还是坚定而纯洁的党性。今天,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所面临国际形势空前复杂,所承担的改革任务也前所未见,广大党员干部更加需要锤炼出坚强的党性,才能经得起前进路途中各种严峻的考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洗礼,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得到极大提升,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然而,在价值选择多元化的今天,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一些党员干部也开始出现党性缺失,面临着严重的“党性危机”。如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丛福奎、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广东省揭阳市委原书记陈弘平等,因为党性修养的缺失,不信马列信鬼神,违背了共产党人的应有的党性原则和职业操守,最终滑下了犯罪的深渊、道德的谷底,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因此,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任何时候都应该挺在最前面,只有党性修养充实了,党员干部才能铸就金刚不坏之躯,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改革发展的千斤重担。
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个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终身的课题。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人尚且能“三省吾身”,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唯有如此,党员干部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艰巨使命,唯有锤炼坚定的党性,我们8000多万名党员才能在改革发展实践中不断绽放党性的新时代光芒。
“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共产党人的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并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自我修养而获得和保持的。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在增强自己党性修养,切勿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而要注重积累、久久为功,否则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加强党性修养,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党规党章、学习系列重要讲话,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好干部“20字标准”来审视自己、要求自己、鞭策自己,自觉把党恩民情牢牢记在心里、落在实处,把政治思想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以纯洁牢固的党性修养锻造清正廉洁的作风,以清正廉洁的作风捍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