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尽力育龙头 加快推动产业化
发布时间:2018-06-13 08:47:51归档人:admin
2011年以来,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共实施产业化项目26个,争取上级财政资金5176万元。其中,2017年争取产业化财政无偿资金1550万元,再创我县产业化发展项目争取资金新高。
通过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连续扶持,我县已基本形成了以河北玉锋、河北健民为龙头的粮食深加工产业,河北健民公司土霉素碱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河北玉锋公司VB12产量居世界第一,推动了企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全省领先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区。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产业化处处长李建民,省农发办副主任樊继光先后到我县调研指导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大力度申报项目 高标准扶持龙头
自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产业化项目以来,我县所申报建设的产业化龙头项目,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并且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建成具有全省先进水平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区。
认真把握筛选原则。县农业开发综合办公室在保证申报项目时做到心中有数,确保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够及时成功申报的基础上,制订了一系列的制度,明确了筛选项目的基本原则,把好项目前期考察关。企业申报项目后,首先由开发、财政及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前期考察,考察内容包括企业经营现状、申报项目发展前景、对本地农民的辐射带动作用等进,并行综合分析评价。考察合格后组织专家对技术可行性、投资安全性、效益性进行论证,论证可行的项目形成书面材料报县政府申批,政府批复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工作,确保了项目的技术先进性、投资安全性、效益显著性、辐射带动明显性和市场前瞻性。
着力扶持产业集群。在龙头项目建设过程中,重点筛选县城城区附近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一是交通、能源、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较为方便;二是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便于招商引资;三是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和创品牌、拓市场,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知名度,先后扶持了县城附近的7家龙头企业,形成了龙头企业集群,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批复实施后,成立开发、财政、审计及有关职能部门和项目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对项目建设实行全程管理,明确职权,细化责任,出现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并采取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如期竣工,发挥效益。
加强资金有效管理。坚持农发无偿资金必须实行财政报账制,采取开发与财政共同掌握项目进度情况,财政在开发同意后按项目进度拨款的原则,并且对企业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确保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全部足额到位,确保了项目建设进度,避免了项目工程不能按时竣工的情况。
保证项目持久效益。项目竣工投产验收后,仍定期到项目单位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并对项目的管护工作采取永久负责制。坚持经常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及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先后帮助相关龙头企业建立了“专用玉米基地”和“优质蔬菜基地”,建起了“食用菌种植专业村”,既为企业提供了优质原材料,又真正发挥了龙头带基地带农户的作用,实现了企业增利农民增收。
产业龙头带动强 强企富农助增收
本着扶优扶大扶强的方针,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实施产业化项目以来,先后扶持了以粮食深加工、食用菌、设施蔬菜和养猪育种为主的7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年立项,连续扶持,带动了全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产业化项目涵盖了我县粮食深加工、畜牧养殖、林果、蔬菜食用菌等四大特色产业,惠及龙头企业、合作社13家,共争取财政资金7215万元,进一步发展壮大了优势产业,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截至目前,各个项目运行良好,充分发挥了项目建设作用。
累计向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玉锋集团投入各级农发财政资金4437万元。其中:玉锋集团两期VB12扩建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参股扶持3000万元,为该项目产量成为世界第一打下了坚实基础。扶持贷款贴息项目五个,共争取财政贴息资金1437万元。通过农业开发产业项目的实施,玉锋实业集团各项业务发展迅速,已发展成为玉米收储、淀粉和淀粉糖加工、玉米油加工和VB12生产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周围30万亩玉米种植,10万农户增收,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安排就业岗位2600余人,副产品是制作饲料的原材料,对周边饲料企业提供优质原材料,降低了养殖业成本,带动了大批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对周边运输起到很好带动作用。对带领和引导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健民公司得到国家农业开发办的大力支持,使公司的产能和效益有了长足的发展。2006、2007年扶持了两期财政有无偿项目,共争取财政资金1290万元。扶持贷款贴息项目五个,共争取财政贴息资金1339万元。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扶持,使公司的生产能力、产品科技含量、市场抗风险能力、辐射带动作用得到明显提高,土霉素碱产量居河北第一,淀粉糖产量居河北前列。企业在自身效益提高的前提下,对稳定本地粮食生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带动农户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河北龙飞翔面粉有限公司自2008年以来共扶持贷款贴息项目五个,争取财政贴息资金274万元。通过扶持,公司生产规模在全省领先,居全县首位,日加工小麦500吨,年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扶持企业大力发展与农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带动农户发展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实现企业与农户利益双赢,加快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河北东旺种猪繁育有限公司2016年争取财政资金350万元,2017年争取财政资金560万元。目前,公司母猪存栏达到1700头,是国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全国联合育种协作组成员单位、全国百强种猪养殖企业、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重点种猪场、省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场、省生猪活体储备基地场。
抓住历史新机遇 开创工作新局面
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五个宁晋”建设部署,在确保2017年财政补助项目年内建成达效的同时,全力做好2018年度项目谋划,多建精品工程,多争资金项目,做好产业化项目工作。
充实完善项目库,前期项目筛选要广泛走访,把开发热情高,乡镇支持力度大,符合县委、县政府发展思路的企业及合作组织作为备选项目区,进一步充实优化备选项目库,做到上级重点扶持哪些项目,就有哪些项目。
对项目实施更严格的监管。严格责任,落实“黑名单”制度,对于施工质量差,延误工期造成影响的给予政策允许内处罚,已建不达标工程,坚决返工。
创新扶持模式。由单个项目向连续扶持,全方位扶持转变,形成对各个环节的扶持,促进龙型经济产、加、消,企业+合作社+农户各个环节的扶持,促进龙型经济成长壮大。
建立项目后期管护机制。明确专人专管制度,使项目长久发挥效益。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将牢牢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积极作为谋项目跑项目,扶持产业龙头,做强农业经济,带动农民致富,全面建设小康。